脑中风筛查及防控工程介绍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该病呈“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不仅危及患者的生命,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该病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美国2008年由于脑卒中所导致的相关损失就达65.5亿美元。目前,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估计约120多亿元,再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的总支出近200亿元。

去年完成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国民第一位的死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根据北京安贞医院二十年脑卒中病历资料分析,致死性中风仅占27%,大部分卒中病人存活且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脑卒中已对国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将大幅度增加疾病负担。当然,要预防脑卒中的发病,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过量饮酒、摄入过多的热能和身体活动不足而造成的肥胖和长期的牙周炎等危险因素。但是,对血管已有基础性病变的人群来讲,及早筛查出病因及病变程度,并给以适当的干预,即脑卒中的二、三级预防,仍应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措施。例如对缺血行卒中的治疗,虽然超早期溶栓治疗(中风后3小时之内实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但由于诸多原因,即使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及时溶栓率仍然相当低。在社区医院,只有1.6%-2.7%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在州医院或专科卒中中心,这一比例也仅为4.1%-6.3%。因此,缺血性卒中发生后,再采用溶栓等治疗的效益是非常有限的。安贞医院的资料分析还表明,我国缺血性卒中的比例快速上升,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从1984年的1.25:1上升到2004年的6.06:1。在我国以往的心脑血管病防控工作中,对高血压的筛查和控制比较重视,但对引致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原因之一的颈动脉斑块造成的狭窄注意不够,甚至在常规的干部体检中也没有颈动脉筛查项目。因此,大量卒中前期的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并给以有效的干预。据北京宣武医院去年检查脑中风、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和具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4万多例患者的结果分析,颈动脉斑块造成狭窄的阳性率高达80%,重度狭窄符合外科手术指征的达30%。美国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约为4:1。多年来他们开展了广泛筛查和干预(美国已建成移动筛查网络,居民可就近在社区中得到筛查服务),目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已成为与阑尾、疝气手术并行的三大常见手术之一,年开展手术约20万例,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我国目前仅有极少数医院能开展此类手术,年手术仅百余例。另外,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复发性脑卒中的比例为27%,居世界各国城市之首。我国学者对临床资料的分析表明,门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40%为复发病例,说明如造成中风的基础病变不被去除或予以控制的话,会再次或多次反复出现中风。

近几年,我们组织了脑中风筛查及干预试点工作。在十点钟发现,许多病人的由于颈动脉狭窄引致的中风的体征,如肢体活动障碍 失语、听力减退甚至丧失、视网膜或黄斑病变以及视力明显下降等,在颈动脉狭窄解除后,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恢复。甚至在核磁共振影响上已显示脑功能区部分坏死的病人,在解除颈动脉狭窄后,其已丧失的功能又出现恢复的奇迹。这些案例说明,我们以往对脑中风的形成机理认识得还不慎清楚,部分中风病人的症状体征,包括视觉、听觉的部分问题,可能是由于颈部大动脉的狭窄而造成的脑部低灌注状态所引起。因此,通过对颈动脉状况的筛查,既可对狭窄不慎严重的患者及早给以行为指导或药物干预延缓其狭窄进展,又可对狭窄严重的患者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去除其发生中风的病源,减少中风的发生及其后的伤残。

颈动脉筛查的方法比较简便,为一种非创伤性且费用不高的检查。狭窄严重的患者通过对颈部听诊就可发现;使用颈部B超检查,可发现绝大部分狭窄患者并判定其狭窄程度,但筛查技术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也需要对血管外科大夫进行强化培训。手术最好是在监测脑血流的情况下进行,以保证手术的最佳效果。

为尽快改变脑卒中对国民生命和健康严重威胁的状况,首先,我国应尽快拟定出自己的筛查规范、干预原则以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标准与相关要求,以便使此项工作从初始阶段起就能科学化、规范化开展。

其次,应做出规划,争取三年内能在全国各省、区、市至少建立起一所脑卒中筛查及干预中心或基地,以便能尽早广泛开展防治工作。

第三,应将颈动脉状况筛查列入干部体检范畴,并争取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中设专门的项目,对高危人群进行普遍筛查,以降低我 国脑血管病的发病与死亡率,惠及广大民众,造福家庭、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赛斯格(北京)国际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 京ICP备1803622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057号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建设